三、淺析《準則》對(中)小企業評估實務的影響
《準則》的發布,對資產評估行業(特別是中小評估機構和評估執業人員)的影響將貫穿到整個資產評估工作,深入到每個評估業務的每個階段。資產評估從業人員應加強學習 《小企業會計準則》,正確認識準則的相關規定。
例如:“對小企業采用歷史成本核算計量”的規定,其實資產評估業務也有機會,因為《準則》對需要評估價值作為入賬價值的事項做出了如下規范:
(1)投資者投入存貨、無形資產、固定資產;
(2)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3)盤盈固定資產(或存貨)成本;
(4)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
(5)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以上事項若在實踐中得到嚴格執行,在規范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同時,也給予了評估行業業務拓展的空間。
1. 評估初期了解基本情況階段
(1)評估機構應認真組織學習,不僅是評估專業人員,機構的業務承攬人員同樣應認真學習該準則。在業務接洽時,明確是基本事項內容之一“委托方(或產權持有者)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準則”一欄中須注意,委托方(或產權持有者)是否為小(微)企業?至于企業規模的劃分標準,建議依據“工信部聯工企業〔2011〕300號文件”《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該《通知》對我國各行業 “中型”、“小型”、“微型”企業的劃分進行標準分類(注2)。
(2)因《準則》取消了《現金流量表》的強制要求,評估人員在針對小企業的《收集資料清單》,收集“現金流量表”不是必須程序。
2. 評估項目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階段
(1)業務承攬人員將了解到的企業所處行業、規模、處在的發展階段等信息及時傳遞給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在制定《評估項目風險調查與評價表》過程中,充分體現該小企業評估項目的特點。
(2)在制定風險應對措施時,建議對以個體工商戶形式存在的私營主體、小企業動態變化過程中所處階段、小企業管理體制以及是否每年進行年報審計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
(3)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執行、行業政策的變化、企業效益的波動等多種因素導致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不盡相同,評估過程中評估各環節人員均需保持執業謹慎的同時,做好相關的基礎記錄工作,多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 編制評估計劃階段 評估人員在編制評估計劃(特別是企業價值、無形資產等評估項目)的過程中,著力體現具體企業的會計科目設置特點,從配備相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等側重點上事先做出合理的計劃。
4. 現場調查階段 以事先了解到的(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為基礎,評估人員進現現場調查工作時應及時和適時地找到切入點,評估人員在正式收集資料前,從相關人員(財務負責人或副總經理甚至是總經理)調查了解與本項目有關的企業管理流程、財務人員分工、單據傳遞體系的建立、健全和執行情況,結合每個小企業的行業特點、管理理念、管理風格做出《訪談記錄》,并歸納提升為該企業獨具特色的“(存貨或設備)管理流程”(草稿),讓企業管理層或治理層修改完善并確認。
上述調查程序是傳統的“機器設備現場逐臺清點”、“存貨抽查盤點”等程序的有益補充;如果企業有現成的相關管理流程(或制度)則將工作重點放在該項目的執行情況調查上。 磨刀不誤砍柴功,相信經過相關調查程序,評估人員對該小企業有了宏觀的初步了解,負責或參與(單項、整體資產項目)項目時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握住小企業經營管理的脈搏,推進并駕馭項目時方能得心應手。
5. 正式收集資料階段 評估人員在收集資料時,應結合該企業設置的會計科目及其特點,設計出一套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評估作業套表,適度地調整收集資料內容,找到既靈活又不失原則的最佳平衡點,達到事半功倍,形成良好的評估執業形象。
6. 評估報告撰寫階段
(1)評估增減值原因分析與適用《會計準則》企業的評估增減值分析相比,中小企業價值評估增減值分析的筆墨會更多,既要把相關政策交待清楚,又要將“比較分析結果”講得通俗易懂、讓人理解(畢竟有些中小企業業主不是財務專業人員);尤其是與新興行業、輕資產企業相比傳統行業的特點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寫出來的評估增減值分析方能透徹和到位、深入淺出。
(2)特殊事項的批露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特點、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不同、每個項目有每個項目的“特殊事項”,中小評估機構對中小企業評估項目中的“特殊事項的批露”更能體現評估執業水平和能力。
7. 其他
(1)上述各方面工作的開展建立在小企業有較為稱職的決策層、管理層(或治理層)、執行層,各個層級人員均盡職盡責工作的基礎上,尤其是企業財務人員,既要管好賬、算好賬、還要知曉管理、參與管理,既具備專業勝任能力又具有管理建議能力。
(2)評估人員對各個行業特點、各個類別的資產屬性、企業人員的風格特質有較深入地理解、掌握,同時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綜上所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企業雖小但其基本功能都在;項目雖小、程序不減;評估行業不止服務“高大上”,因為我們堅信“萬丈高樓從地起”,只要評估機構各環節人員能在動態地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夯實評估行業的質量根基、以學好用好《小企業會計準則》和其他系列準則、政策為契機、發揚“評估發現價值、誠信鑄就行業”的評估精神,就能建立起評估行業的“高樓大廈”,中小評估機構方才有機會成長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