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看到很多企業由于對商標知識的不了解而吃了虧,受到挫折,因而感到企業在商標注冊上應當具有“前瞻性”。如企業今天生產的是這種產品,幾年后可能將要涉足其他產品,應考慮在其他產品類別上先把商標注冊。如企業的產品還在研制階段,還要過1年或者2年上市,同樣應先考慮注冊商標。再如前面講到的,企業在申請成立時,就應著手把核準的企業字號在今后要使用的商品類別上注冊。既我們通常所說的“小孩(商品)還沒有出生就先把名字(商標)取好,并把戶口報上(注冊)”。但我們有的企業一是商標意識不夠,二是存有僥幸心理。有的認為我的產品還沒有上市等上市再申請不遲,有的認為等有一定知名度,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再注冊。如前面提到的成都某特種玻璃廠的“宏港”商標被他人注冊;再如成都百隆床上用品廠在2000年時生產的“富美家”床上用品在成都的各大商場銷售較好,有商場曾給成都百隆廠發函指出不按時供貨要承擔經濟責任,說明產品銷售是很好的。但等百隆廠將“富美家”商標申請注冊時,通過查詢發現相同的商品類別上有已注冊的在先的權利“創美家”商標,最終百隆廠只獲得富美家拼音商標的注冊。再如成都市光榮豆腐廠,成立于1955年,在60、70年代時光榮豆腐的知名度是很高的,記得我讀小學時曾排隊購買光榮豆腐。但是使用了幾十年,在成都蔬菜市場有一定知名度的光榮豆腐卻沒有進行商標注冊,于2003年被他人注冊。還有成都某大型玻璃與建筑材料股份公司,在玻璃類別注冊了與公司名稱一致的商標,該商標行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在企業將要生產建筑材料時,未及時在建筑材類別注冊該商標,造成其建筑材料及木地板商品上失掉與公司名稱一致的這個商標。再如哈爾濱某公司金屬防盜器材廠生產的“哈飛”防盜門,由于質量好以及有效的廣告宣傳,其商品市場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但“哈飛”商標遲遲未注冊,等到企業后來想要注冊時,才發現已被他人注冊,只好改注為“鐵馬”商標。這種“哈飛”變“鐵馬”、“富美家”文字商標變為“拼音”商標的教訓,企業應盡可能避免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聯想”商標在美國及歐洲被他人注冊,山東“菏澤”牡丹在美國被注冊,“紅塔山”、“康佳”和成都的“郫縣豆瓣”等在國外被注冊讓我們看到,這都是企業缺乏商標意識造成的后果,雖然看似不符合情理,但符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
前瞻性除要求在國內提前考慮注冊外,還要考慮如商品今后要進入國外市場則要提前考慮在哪些國家進行商標注冊。如果你的商品目前在國外市場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則商標的國外注冊更是刻不容緩的事。如在我國家電行業有較高知名度的海信英文商標“Hisense”在德國被他人注冊,造成海信家電出口受阻,在談判商標轉讓費時,外方開出4000萬歐元高價(目前一歐元約合10元人民幣),而在歐洲國家申請單一國家商標注冊,目前在成都地區辦理只需1700歐元左右。
另外,我國的有效注冊商標已超過224萬多件,自然人、法人等可以不受類別限制的注冊商標,有效注冊商標數量的增加很快(我國已連續3年商標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申請商標注冊與在先權利沖突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因此,商標注冊中的前瞻性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應面對的十分重要的問題。